观点|人民性:艺术作品基于民族情怀的独特表达——以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为例 焦点热闻
郑爱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1月10日,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上演。作品通过艺术形式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文艺真正成为人民心声的表达,充分彰显文艺必须坚守人民性这一不变的时代主题。
《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思维外化,这些“里巷歌谣之作”孕育了中国音乐最早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更是将“人民性”定义为文学艺术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这就为新时代音乐创作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音乐创作要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是社会主义音乐创作、音乐教育最根本的立场和最鲜明的特征。此次上演的《岳麓书院》交响组曲由“千秋文脉”“一院弦歌”“百年风华”“十年丰碑”“时代之光”五大篇章组成,为老百姓提供了一部真正的“可视、可听、可解”的艺术精品。
一、为民而歌:《岳麓书院》的“人民”意象
廖勇给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从放牛娃成长为作曲家的”“我希望自己做人民的艺术家”。近些年他的音乐创作涉猎广泛,先后创作了音乐剧《天桥》、歌剧《爱莲说》、舞剧《女娲》以及《思乡》《说好的幸福》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的共性就是——是人民的、是为人民的、是大众的、是当下的,此次作曲的《岳麓书院》更是艺术人民性的典型代表。
1.“是人民的”作品取材于民。突出的是人民在音乐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它有两个层面:其一是人民直接创作的音乐作品,像乡村俚曲、民间歌谣等等;其二是创作者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汲取素材,用音符将人民的心声和情感表达出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声音,组曲《岳麓书院》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重要论断精神为纲领,艺术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创造性融合与时代传承。事实上,《岳麓书院》所展示的湖湘文化传统和红色基因是“人民”的题材,这些元素是湖湘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了中国的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岳麓书院》从这些核心元素中汲取创作灵感,正是对“人民性”的最根本坚守。
2.“是为人民的”作品抒发民声。强调的就是音乐的宗旨和目的性,也是音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一名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和本质力量,“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伤着人民的忧伤、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岳麓书院》整个篇章洋溢着人民的心声,在音乐厅舞台的岳麓书院造景中,音乐的流动与荧幕背景视频的变幻配合,呈现出千年学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足迹。随着高潮的逐步推进,舞台展示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昂征程。整个乐章呈现是人民情感的自然律动,以第四乐章——“十年丰碑”为例,乐章采用回旋曲结构,叠部主题的动机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在乐章中以不同的风格形态与音响方式的数次呈现,叠部的循环往复是表现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的坚强力量,更是中国人民在前进中的不懈动力。叠部与插部的纵横交错是我们举国砥砺奋进、谱写华章、守正创新、铸就丰碑的十年。我们在山河锦绣的壮丽画卷和波澜壮阔的恢宏史诗中走过非凡十年,这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注定将在史册上镌刻下深深的印记。
3.“是大众的”作品传播深远。强调音乐是是服务大众的。 “是大众的”指的是音乐创作视角是“向下的”,音乐创作只有扎根底层生活才有生命力,才能够有感染力,实现与大众的情感共鸣。《岳麓书院》的主题是“实事求是”,这也是我党、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原则,组曲将“实事求是”贯穿始终,将历史与时代相贯通,实现了艺术与大众趣味的完美融合, 例如:第一乐章“千秋文脉”中,木管与弦乐交织,岳麓山绿意葱茏、暖日晴风,岳麓书院坐落在山林叠影之间。婉转悠扬的旋律缓缓流动,三拍子律动跳跃前行,跟随着大屏幕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承繁盛。在乐音的流动中,观众逐渐移情于千秋文脉的文化意象中。第三乐章“百年风华”,视频中一代伟人毛泽东缓缓走进岳麓书院,现场《浏阳河》变奏音乐缓缓响起,湖湘名人在屏幕中轮流转换,恰到好处地唤起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情感共鸣。在不同的乐章、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空间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最终融合为“实事求是”四字核心意象。这布局突出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思想主题,也让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时代心声。
4.“是当下的”作品个性鲜明。凸显的是音乐创作的时代性和社会性。音乐是有时代性的,每个时代的音乐主题是不相同的。当下,音乐创作是文艺界参与时代变革的重要途径,而通过作品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下文化浸润的必要举措。此外,“是当下的”还指的是音乐创作不能背离时代,不能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脱节。
《岳麓书院》在弦乐悠扬而清远的演绎下,开篇即把绵长和激昂很好地呈现,不同乐章变化的动机,使得后期那种力量和强度的美与前期庄严且独特的湖湘文化个性形成鲜明对比,为表演增色不少。作为组曲着墨颇多的第四、第五乐章,是向辉煌十年和新时代的崇高致敬。指挥和乐队充满感情而又张弛有度的演奏,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精准扶贫”“守护好一江碧水”“三高四新”等,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湖南发展锚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也回应着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正是通过奋斗实干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二、家国情怀:《岳麓书院》蕴藏的情感要素
艺术的“人民性”既指艺术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上贴近大众情感和审美心理,这种情怀可以是崇高的、奋进的,也可以是向内的、哲思的。瑞士的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是由符号抽象化了人类情感。像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音乐织体本身只是符号,但是它却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我们世世代代的音乐文化积淀。《岳麓书院》的创作中以饱满的情感传达着音乐对生活、人生的感悟,充盈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1.“家国情怀”拓展了音乐作品的艺术维度。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精神,也是音乐创作的一种艺术境界,德国的尼采也说过,“没有音乐,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交响组曲《岳麓书院》整部作品格局宏大,洋溢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它以交响乐的形式将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将岳麓书院的历史文脉推进到新时代,完美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融合与创新。同时,以交响组曲形式阐明了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湖湘文化传承,尤其是毛泽东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同时突出了湖南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蓝图愿景,这些创作定位是《岳麓书院》的“灯塔”和“航标”,为作品的“家国情怀”定下了总基调。
2.“家国情怀”彰显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深度。听《岳麓书院》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崇高感和情感上的豪迈,而其中又不乏我们个体的细腻体验与感受。像第三乐章——“百年风华”,组曲采用并列曲式,千年变局,江山如骤,第一部分以大提琴略带沧桑而悲悯地独奏引入,描绘历史长河中来自湖湘的仁人志士的层层涌现。第二部分以弦乐的“浏阳河主题”与铜管的“国际歌主题”并置展开,主题围绕湖南民歌“浏阳河”进行多次变奏,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挽起新思想的风,揽出大时代的潮,开辟大变局的路……。乐章的第三部分在描写长征的艰苦前行、艰难跋涉同时,巧妙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人声主题,逆流而上之时,靠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激荡神州的思想杠杆,不断地推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第四部分熟悉的“信天游”响起,陕北秧歌的欢腾雀跃是军民同心的表现,更是民族精神的发扬与传承。《岳麓书院》以“家国情怀”审视历史、表达时代的表现形式,让整个作品深刻而沉静,主题表达上升到了一定的深度。
3.“家国情怀”让音乐作品充满诗性与智慧。“人民性”并不是通俗性,也并不都是现实主义的艺术折射,其中也暗含这浪漫主义的诗性特征,往往寄托了创作者做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以第五乐章——“时代之光”为例,乐曲采用了变奏回旋曲式,展望未来。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走过党的百年征程,放眼民族千秋伟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以“中国式现代化”答时代之问。隐藏在内声部中的双主题,即人民对领袖爱戴的颂歌主题与人民幸福生活的舞蹈主题,在音乐的展开中逐渐萌芽、逐渐清晰,最终在合唱与乐队的结合中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文脉,於斯为盛,时代之光,照亮未来,全党全社会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家国情怀”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融合起来,让整个《岳麓书院》具有了深厚的“人民性”。
三、文化自信:《岳麓书院》承载现代湖湘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岳麓书院》以史为纲,以独特的音乐艺术重现历史画卷,探索湖湘的历史人文和文化基因,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坚定展现新时代民族和文化自信。湘江之畔,岳麓山下,岳麓书院弦歌不绝,古老而又常新,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彰显的是极为深刻的民族自豪。
1.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岳麓书院》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具有大型化、叙事性、口音性、国际和现代的手法、画面感、可听性等特色,是一部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文艺精品。全曲四管编制,是目前国内交响乐创作的最长、最宏大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千秋文脉”中,乐曲采用奏鸣曲式,通过自然与历史的变迁演绎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的文化传承,主部主题运用木管与弦乐的交织,由远至近地描绘岳麓山绿意盎然、云起霞飞、花香怡人的秀丽景象。婉转悠扬地副部主题以管钟的轻声击奏引出,主题在展开过程中强调“湘羽”调式中的七度关系。乐章的展开部以跳跃的三拍子律动进入,描写夏荷才露、稻浪千重、人与自然的共舞。乐章再现部以竖琴与长笛的对话引出人声的吟唱,好似山林叠影间一楼阁隐露,岳麓书院,七毁七建,而始终弦歌吟咏不绝于世,千秋文脉绵延不衰。第一章以浪漫主义意象呈现给观众湖湘大地隽秀的自然风情、人文历史,一个个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人、物、景、情不断冲击观众的视听感官,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感性直觉。而其中蕴含的“实事求是”的主题以及包含沧桑的奋斗历程和民族不断崛起的关键节点,又以理性自觉激发着观众的深思。可以说《岳麓书院》完美诠释了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深度融合。
2.坚守音乐“本土化”是文化自信的信念表征。《岳麓书院》创作初衷就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组曲以强烈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事实也证明,《岳麓书院》的成功上演也实现了这一既定的目标。
音乐本土化来往往来源于作曲家的乡土情结。湖南娄底具有悠久的湘西文化传统,傩戏、夜歌等民族戏曲形式滋润着廖勇,一个“放牛娃”出身的孩子从民间音乐中耳濡目染,这就是廖勇的音乐启蒙。虽然年过不惑,并且在北京生活三十年,但是廖勇的乡音没有变,并且这恰恰是他音乐创作的特色和根基,他说过:“音乐其实就是说话,我们用音乐语言去表达交流的时候如果能有‘口音’,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音乐创作优秀与否,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它的特色——你的音乐有没有‘口音’,有没有中国‘口音’,有没有地方‘口音’,有没有戏曲‘口音’,这是关键。”所以故乡的山水、花鸟、人情世故等意象经常出现在廖勇的音乐作品当中。
廖勇的音乐本土化是用音乐讲本土故事,讲人民的故事。从乡土走出来,跟着导师赵季平学习陕北民歌,在北京歌剧舞剧院学习梅花大鼓、北京琴书……在新的知识层面审视全球化语境当中的民族音乐让廖勇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音乐体系,那就是用音乐讲民族故事。他不止一次说过,“民族方向才是艺术回家的路。”“我的音乐是带有浓郁的‘中国口音’的,我希望用民族的、当代的、世界的语言,讲好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岳麓书院》就是充分运用了音乐意象构建了一个湖湘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有我们本土的生活场景,有着我们本土的情感表达,甚至有着本土的历史传承。像第二乐章——“一院弦歌”中,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聚焦南宋年间朱熹张栻会讲于书院盛况空前的高光时刻,揭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中华传统文化根髓。音乐运用双主题对比展开的形式,将带有湖南特色的商调式旋律化主题,与四度关系为主的音型化主题产生强烈对比,表现岳麓学子在思想上“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碰撞与融合。在湖湘文化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儒家岳麓书院,它将儒家人文精神与湖湘文化的本土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人文精神:一是"刚健自强、重义尚勇"的人格精神,二是"兼容并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三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处世精神。这些精神要素不仅造就了湖湘文化独特风貌,也是岳麓书院培养近代中国新知识群体的精神源脉。
其实,整个组曲的前两章的湖湘气质是最明显的,地方器乐的有机融入以及本土曲式的合理运用,都让整个曲子洋溢着别致的江南风韵,这也是《岳麓书院》的魅力所在。
3.“文化自信”是音乐创作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不仅是本土音乐创作的精神寄托,更是音乐“人民性”的内在力量。本土音乐“现代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用音乐讲我们民族的故事,并让世界人民认同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曾经的我们以“西化”为目标和衡量的标准,而当下,音乐的“现代性”随着我们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崛起,再度被审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理论背景下,用中国音乐话语讲述中国故事便是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而廖勇也一直以自己的音乐创作践行着这一理念。
作为一名音乐教授,音乐的美育作用是作曲家一直坚守的初衷,让音乐感染人、教育人是音乐的最基本功能之一,而在美育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强烈的文化自信。廖勇说:“我认为创作一定要有中国音乐的‘特产’性,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而不是对西洋的一味借鉴与模仿。我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有足够的案例来证明了,只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我们敢于书写中国作品,敢于用中国的色彩讲中国的故事。”事实上,廖勇这些年的音乐创作一直是“踩在中国富饶的土地上”,努力地以音乐的形式将“中国味道”传播给世界,是用最自信的瑰宝打开世界音乐的大门。
交响组曲《岳麓书院》实现了音乐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的完美融合,它以音乐这种“软实力”将传统审美与当代艺术价值结合起来,让艺术的“人民性”真正成为可听、可感的生活意象,成为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进的力量,这恰恰就是艺术“人民性”的根本遵循,也是艺术作品基于民族情怀的独特表达。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博士、副教授)